弹幕礼仪

20220409033543965

目录:

1.弹幕的来源
2.弹幕的好处
3.弹幕的禁忌
4.弹幕的反思

弹幕的来源:

       源自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(niconico动画),国内首先引进为AcFun(内容大众多元) 以及后来的bilibili(新生的二次元向弹幕网)。

       关于本词的读音,虽然看起来dàn和tán都对,但是中文中从来没有tán mù这种读法,dàn mù语义最早源自军事用语,后被STG类游戏所借鉴。其发展演变历史为炮兵战术或军事用语→弹幕射击游戏→视频网站,故正确读法为dàn mù。

       除此之外还有所谓“日语说”,因为弹幕的日语发音为Danmaku,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是读弹幕的原因。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正确的,日语的“弹”读dan正确翻译过来即为中文的弹dan,例如:爆弾(baku dan)-炸弹、弾薬(dan yaku)-弹药等。而弹(tan)在日语中应读为 弾く(hiku),即弹奏的意思。所以即便从日语翻译过来,弹幕也应读为dàn mù。

弹幕的好处:

       现在很多视频本身可能不是很搞笑。但是评论很经典。弹幕就可以满足观众发表评论的需求。
       向别人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言论。个人感觉,这种带弹幕的视频往往能让无聊的视频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
弹幕的禁忌:

提及其他up主 :

  • 招黑,一粉顶十黑;
  • 弹幕战导致视频欣赏质量下降;
  • 对其他弹幕不公平,造成信息淹没;

用弹幕挡字幕:

  • 妨碍观众理解视频内容;
  • 刻意搏眼球,招人反感;

无意义刷屏:日期、年龄、年纪、表白、地区认亲:

  • 影响视频效果
  • 刷存在感招人反感;
  • 设置屏蔽词容易误伤其他弹幕;
  • 会覆盖较早的弹幕

发表过于主观的言论:评论角色而不是演员:

  • 激怒粉丝,引发弹幕战;
  • 造成讨论主题偏离,分散观众注意力;
  • 对三次元的人造成精神损害;
  • 影响观看效果

将弹幕用于争吵:

  • 破坏气氛;
  • 招惹不同立场的观众;
  • 弹幕没有引用、回复功能

发一般人看不懂的外语:

  • 变相刷屏,影响正常观看
  • 容易形成乱码;
  • 造成观众的普遍反感

剧透:

  • 降低视频的精彩程度;
  • 极易形成弹幕站;
  • 低俗空耳:(空耳来源于日语词语“そらみみ”,原来在日语中是“幻听”的意思,但后来渐渐转义为将一句话,取其相  似的读音,造出与原话发音相似的另一句话,常用在歌词中,是一种在文字领域进行恶搞娱乐的方式。)

在弹幕里提及自己的身份:

  • 造成反感;
  • 引起跟风

长篇大论无意义的话:

  • 反感;
  • 信息传达率低,无意义;
  • 阻挡视线;
  • 弹幕溢出屏幕

在弹幕里问无脑的问题:

  • 可以轻易百度到答案的问题;
  • Up主已经在标题、视频简介、简介、签名等明确给出答案的;
  • 常识性问题

弹幕的反思:

  • 文明用语;
  • 每个人都是从低龄走过来的,不要什么都说是小学生的错,相反的,年龄越低的人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,其实是最容易被影响的一批人,也是对未来网络环境改善能起到最大作用的一批人,把网络环境的恶化推到小学生身上,我个人观点来看,这个锅不能让小学生来背,相反的,而是应该由已经形成固化思维的成年人来背,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,我过了这么多年懂的比你多,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。如果一提到认错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没面子,甚至觉得是一种耻辱。小学生和成年人理应是一个平等的地位。

        成年人有责任给小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。而且如果自己都做不到,却要求别人去做,把自己觉得不好的东西丢在别人身上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别人宽容一点,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会不会更和谐?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